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體系研究
混凝土結構主體結構通過節點和節點將結構連接成一個整體,滿足使用階段和施工階段的承載力、穩定性、剛度和延性要求。連接結構采用鋼筋連接方式,包括灌漿套管簡易連接、搭接連接和焊接連接。門窗等配套構件、水房一體化技術、安裝裝修一次性完成技術等也屬于此類建筑的技術特點。
在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研究中,如何傳遞力與t的配合是研究的核心問題,特別是鋼筋的連接和混凝土界面的處理。2008年以來,我國廣大科技人員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如Z形試件節點的直剪和彎剪性能單調加載試驗,預制混凝土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對預制剪力墻的抗震試驗、預制外墻板的力學性能試驗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2014年,為適應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未來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需求,國內學者對占裝配式結構比例較大的鋼筋混凝土組合樓板進行了研究,研究了加固套筒灌漿材料的密實度。
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設計遵循受力合理、連接可靠、施工方便、規格少、組合多的原則。同時,建筑結構設計應盡量做到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實現構件生產的通用化。結構的整體性和抗倒塌能力主要取決于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在地震和意外沖擊作用下,裝配式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對其安全性至關重要。在結構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連接結構的節點、節點等結構部分的可靠性。同時,預制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要求裝修設計與建筑設計同時完成,構件細部設計應表達預埋件相對于室內水電的位置。只有這樣,預制構件中預留預埋的管道才能在裝修階段直接使用,不會因后期點位的變化而損壞墻體。